一個患有阿茲海默症的古物修復師
遇上一個長期支助博物館的商人的兒子
對於藝術這件事情的看法
在商人眼裡,值錢的才是藝術
在修復師和男孩眼裡,用心地去瞭解一幅畫比值不值錢來得重要太多
男孩說,古物上的灰塵、歷史留下來的痕跡
就像是人社會化的結果
現在常會遺忘,常回到最簡單、最純粹的修復師
只是回到本質罷了
剛好最近常常碰到和這個疾病相關的作品
像是韓劇《記憶》、《愛上就會死的女人奉順
幫朋友讀一個內容也是一個換了阿斯海默症的已婚女孩,卻忘了站在身旁的那位默默幫助她的最親近的陌生人——她的丈夫的劇本
從前也看過茱莉安•摩爾主演的《我想念我自己》
(才發現之前寫得文章好不成熟阿,懺悔中…)
這類作品真的是不難遇到的
但是S為什還推呢?
因為真的是很好看
這篇文本並不是藉由修復師,也就是阿茲海默症的患者
知道她自己生病
而是藉由一個他人(商人的兒子)的角度
去發現,去了解這個疾病,並且在身旁幫助著她
男孩像是女孩身體之外的一個記憶庫
從她不斷的忘記三串100
忘記他曾經送她回家過
忘記曾經借自己的書給他看
忘記她的手機放ㄗ哪裡
忘記她的貓
忘記她五年前早就已經從國外回來台北
忘記…她現在在找什麼
而每次
她看到他都像是遇見陌生人一樣,不知道他的名字
在這一個小時之中
從前期(忘記這個男孩)→慢慢變得嚴重(找OK蹦找到不知道自己在找什麼)→情緒不穩(開始害怕拖累別人)→已無法自理(坐輪椅)
並藉由他人的觀察重述修復師的疾病狀況
再從一個具權威性地位的醫生告訴閱聽者
什麼叫做阿茲海默症
這篇故事不只是單純的愛情故事
而是扣合著職業(古物修復)
疾病(阿茲海默症)
時間(古物本身受歲月摧殘留下痕跡+阿茲海默症侵蝕她的記憶)
是一個背景設定很完整的故事
讓不知道這個病症的朋友,一個很容易認識它的一部作品
圖片來自網路